人物事迹介绍

“蓝领玫瑰”的冠军之路 ——全国清洁技能大赛冠军程绪美的工匠人生

“蓝领玫瑰”的冠军之路 ——全国清洁技能大赛冠军程绪美的工匠人生




2024年,她在第四届全国清洁清洗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一举夺得保洁组冠军,成为贵州省首位获此殊荣的清洁工作者。


这位来自仁怀市爽净综合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的普通保洁员,用一把尘推、一块抹布,擦亮了职业尊严的底色,也书写了一段“蓝领工匠”的传奇。


从“试一试”到“拼到底”:平凡岗位的非凡起点


2012年的程绪美,还是一名为生计发愁的普通农村妇女。听说爽净公司正在招聘服务茅台的保洁员时,她内心充满忐忑:“文化水平不高,又没工作经验,能被录取吗?”但骨子里不服输的劲头让她决定“试一试”。正是这个看似随意的决定,开启了她与清洁行业的不解之缘。


入职后,程绪美被分配到茅台集团新包装生产示范线参观通道的保洁岗位。这里每天接待大量访客,是展示茅台形象的重要窗口。面对高标准严要求,她将“细节决定成败”刻进工作日常:为清除地砖接缝处的顽固污渍,她自制小工具;为保持玻璃幕墙无水痕,她反复试验擦拭手法;甚至为节约清洁剂用量,她总结出“三分药剂七分技巧”的心得。同事评价她“有耐性、能吃苦、学习快”,而这份看似枯燥的工作,在她手中却成了值得钻研的学问——每天第一个到岗,最后一个离开,她用六年时间将参观通道打造成“免检样板区”。


2017年,程绪美迎来职业生涯第一次转折。因表现优异,她被提拔为班组长,负责9至11车间的现场保洁。然而文化水平有限的她,面对人员调度、质量抽查等管理工作一度手足无措。“一个月瘦了10多斤,甚至想打退堂鼓。”回忆当初,她坦言压力巨大。但在片区主管的鼓励下,倔强的程绪美选择迎难而上:参加管理培训、向资深同事取经、用笔记本记录每项工作要点……厚厚的笔记里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图表,见证了她从“技术工”向“管理者”的蜕变。


从“优秀选手”到“全国冠军”:技能巅峰的攀登之路


程绪美的职业成长轨迹,恰似一场精心设计的“阶梯式挑战”。2019年调任办公大楼分管组长后,她创新建立实训室,通过礼仪培训、行为规范塑造团队专业形象,实现客户“零投诉”。2021年晋升片区主管后,她更将“24小时待命”作为工作常态,重要形象展示区的突击检查任务从未出现纰漏。这些基层管理经验,为她日后征战全国赛场埋下伏笔。


2022年,程绪美在贵州省技能大赛中初露锋芒,斩获保洁员竞赛一等奖;2023年,她先后取得“高级清洁管理师”认证和安全管理员资格证书,完成从实践到理论的跨越。


真正的巅峰时刻出现在2024年4月的上海——第四届全国清洁清洗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上,这位42岁的保洁员与全国22个省市的140名高手同台竞技。在包含理论考试和实操项目的激烈角逐中,她以精准的药剂配比、高效的清洁流程和近乎苛刻的细节把控征服评委,最终摘得保洁组桂冠,并获“全国十佳保洁员”称号。


大赛评委事后评价:“她的操作不仅规范,更蕴含对清洁本质的理解——不是简单去除污渍,而是创造可持续的洁净环境。”这份专业境界,源自程绪美日常的“较真”:为研究不同材质地面的清洁方案,她曾连续一周蹲守现场观察污渍形成规律;为优化尘推使用效率,她发明“三段式”操作法,使工具寿命延长30%。正如她常说的:“每个污渍都有‘病因’,找到它才能‘药到病除’。”


从“个人突破”到“行业引领”:工匠精神的传承之光


载誉归来的程绪美,并未沉醉于掌声之中。当公司启动“清洁3.0国际楼宇清洁标准”试点时,她主动领题攻关,提出17条设施清洁作业流程优化建议,通过区分材质、污渍类别和清洁频次,使作业效率提升40%。更难得的是,作为职工代表的她,在2025年公司职代会上积极建言:“建议设立‘技能传承工作室’,让老师傅的经验转化为标准化教材”。


这份担当背后,是鲜为人知的牺牲。因工作繁忙,她曾忘记孩子所在的班级;十余年间,几乎从未完整度过节假日。但正是这样的奉献,让她成为爽净公司“三特精神”(特别能吃苦、特别能战斗、特别能奉献)的鲜活注脚。


从茅台集团的参观通道到全国大赛的领奖台,这位“蓝领玫瑰”用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——它不仅存在于高科技领域,更在每一个被认真对待的平凡岗位中熠熠生辉。